【让美好与童年同行】①童年设计者陈丽:基于儿童,育未来有用之人-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核心导读: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一直是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其中,通过高质量课程为新时代培养新人则是学校育人目标。
课程,承载着人才培养的核心职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学校,无论是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都与课程紧密相关,它直观地勾画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蓝图。
“育未来英才”是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校(重庆大学附属小学校)在多年办学中形成的育人宗旨。学校始终秉承“温润童年美好相伴”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让美好与童年同行”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暖记忆”课程中快乐成长,度过一个美好童年,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现在,让我们走近育英小学(重大附小)的“暖记忆”课程,听童年设计者、引领者、参与者、记录者讲述,如何让美好与童年同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程双清)儿童的成长需要怎样的营养土壤或阳光雨露?儿童的发展又需要遵循怎样的自然规律?教育如何让儿童拥有幸福感、价值感、成就感呢?
基于著名教育家斯霞和“童心教育”哲学对于儿童教育的认识,育英小学(重大附小)认识到只有给予孩子们温暖润泽的人文关怀、“炉边谈话”似的课堂氛围中、快乐美好的童年记忆,才能完善人格,协调才智与品格的和谐发展。
“因此,学校确立了‘让美好与童年同行’的课程理念,全面开启了‘暖记忆课程’建设。”校长陈丽介绍道:“这正是学校践行童心教育哲学,把教育原点回归到儿童本位,顺应儿童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实现‘育未来英才’育人宗旨的应然选择。”
学力 四苑 四进,为童年留住美好时光
应国家制定课程的总体规划,育英小学(重大附小)的“暖记忆”课程涵盖了学力基础课程(国家课程)、“四苑”拓展课程、“四进”探究课程,已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三级课程体系。
据了解,学力基础课程(国家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旨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同时开设书法、体育、艺术、科技、手工课程辅助活动。而“四苑”拓展课程,是学校基于学科属性,以人文苑、科学苑、艺体苑和劳技苑为活动阵地而开设的活动课程。如人文苑包含经典阅读、小主持、小记者、英语剧表演、书法、人文主题教育等课程,科学苑包括元智科学、模型制作、动漫思维、小课题研究、科学实践等课程。
“‘四进’探究课程则偏向应用与实践,是学校设置的综合性课程,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以探究方向进年级,探究主题进班级,探究任务进小组,家长辅助进课堂为具体的实施途径。”陈丽说道:“通过探究课程,学校打造了入学课程、生命课程、节日课程、法治课程、理财课程、毕业课程等主题课程,层层递进,让孩子的生命每一个阶段都自然地获得应该有的成长和经验。”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我们想师生都能成长,学生成为‘志趣高远,别具风采’的育英学子,老师做一个‘博爱精诚,情智相融,致真向善,追求卓越’的育英人。”陈丽说。
130余门 6大主题,为师生成长着靓丽底色
如陈丽所说,“暖记忆”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生梦想添彩,为教师成长助力。那面对个性不同的儿童,学校是如何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其兴趣,培养其能力呢?如何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呢?
为让教育的原点回归到儿童本位,顺应儿童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面向每一个孩子,“暖记忆”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四苑”拓展课程已开设130余门课程,让每一个儿童都有所选择、有成长舞台。
“从启蒙到明智,再到成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小学阶段尤为重要,每一个梦想的种子都是从这里开始萌芽。”因此,陈丽表示,作为教育人,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创造更多平台,例如开设130余门拓展课程,根据年级不同而开展六大不同主题的课程活动。未来,学校将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开发更多适合儿童成长的课程。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双向的成人达己。课程建设中,更多的老师钻研课程标准,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在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赛课、公开课展评、微视频评比、导学精要评比等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市区级骨干教师人数不断增加,也进一步壮大了学校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
“暖记忆”课程,不断在校园中散发活力,为师生与家长都带来了独属于自己的温暖记忆。特别是“双减”后,学校为让课程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是依托学校特色,探索出了“33231”作业体系建构,巧设教室作业角,让学习主动发生,减轻了学生与家长的负担,并通过学校课后服务项目,丰富学生课后活动,提升作业管理和作业设计水平。
一套完整课程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一群教育人的初心与热爱,也离不开一群少年的成长记录。为此,陈丽表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育英小学(重大附小)将进一步深化“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学本式教学模式,在组间互动上有新突破,有创新,建立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继续推进两类课程建设,增加劳动课程建设;有计划、分阶段地对校园环境进行文化上的整体打造,并增强师生幸福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