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彰显责任与担当 重庆交通大学校友“拼”上了!-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有境界自成高格,经考验方显本色;危难之时,更显铁肩担当!无论是抗疫战斗中,还是在地震冲锋中,都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瞬间,这其中就有重庆交通大学校友的身影。
他们曾同在重庆交大求学,而今工作在祖国各地,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他们迎难而上,用生动实践谱写了一曲忠于使命、无私奉献的交大力量、交大品格。
袁飞云:指挥抢险队率先抢通生命通道
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在建高速公路项目,藏高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雅康、泸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飞云(重庆交通大学桥梁与结构工程专业1990级学生)临危受命,成为蜀道集团抗震救灾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挥长。
他第一时间组织公司驻地全体人员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及时成立各应急工作小组,在沿线通信设施损毁,无法及时了解各标段状况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派出踏勘小组,深入现场了解受灾情况,及时反馈现场信息,为应急指挥部正确判断抗震救灾形势奠定基础。
袁飞云接到四川省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指令后,连续指挥作战,全线各标段的救援队伍就近各自领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水、陆、空”方式全速推进抢险救援工作。
在他的统筹指挥下,蜀道集团抢险队伍率先抢通了泸定县城至震中磨西镇、石棉县城至王岗坪乡等生命通道,为后续救援队伍争取更多的“黄金72小时”。
聂东:啃下硬骨头 带队打通救援主通道
收到泸定地震的消息,四川路桥华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聂东(重庆交通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1990级学生),正从西昌出差返回成都途中,他立即改道前往泸定。
作为首批进入灾区的公路桥梁专家和抗震救灾专家,聂东临危受命,担任蜀道集团抗震救灾现场应急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他一方面迅速集结公司专业技术力量成立抢险突击队奔赴救灾一线,另一方面根据灾情实际统筹安排机械设备及人员力量,快速投入到抢险工作中。面对震后抢通难度大的区域,他主动请缨,带领抢险队专啃“硬骨头”。9月5日下午,他带领华东公司震后抢险队火速奔赴318国道抢修道路,经过6个小时的奋战,成功打通泸定至震中区域甘谷地地段救援主通道。
接下来的两天,他又急忙带队投入到国道s434金光村至磨西镇段、国道217线等4个点位的抢险工作并顺利抢通保畅。9月7日,在甘孜州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会议上,当得知湾东村道路及房屋受损严重且无路入村时,他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进击湾东村抢险抢通任务。地震后的湾东村地质地貌复杂,要确定抢通方案绝非易事。聂东多次带领专家组及抢险队前往现场勘探、反复研讨,在充分考虑现场水流及地质情况后,最终确定搭建人行、车行双栈桥方案。11日下午5点,抢险队成功搭建进入湾东村的唯一栈桥,有力确保了蓝天救援队快速进入湾东村开展搜救工作。
柯勇、余强:组织百余名专家开展抢险工作
四川省公路设计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柯勇(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1990级学生),四川省公路设计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事余强,(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1990级),四川512等地震发生后,他们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泸定地震发生后,柯勇担任公路设计院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余强是副指挥长、应急抢险前线负责人,负责统筹调度灾区一线灾情调查和制订救灾踏勘计划。他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即安排派出20余名技术人员奔赴前线,当天即开展地灾调查工作。
在公司后方连续值班值守,坐镇指挥,牵头组织前后方100余名技术专家协同作战,充分运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应急管理数字化系统和激光雷达航测等先进技术,迅速、高效、有序开展应急抢险工作;牵头统筹公路灾损调查、抢通保通方案研究、震后恢复重建规划、震区在建高速复工复产等工作,为摸清灾区公路损害情况,及时抢通生命救援通道,支撑省、厅科学决策,有力推动震后恢复重建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何恩怀、张书豪:奔赴前线 抢通保通生命线
四川省公路设计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恩怀(重庆交通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1990级学生),也是一名冲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老兵”,先后参与过四川“5.12”、“4.20”等抢险活动。此次担任了公路设计院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抢险前线负责人。他率先带队进入灾区一线,组织调度前方20余名抢险技术人员,统筹协调每天灾情调查和方案研究工作,在灾区一线筑起坚实的应急抢险战斗堡垒。为指挥部制定“舟桥运输多点作业”抢通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率先挺进湾东村实地查看灾情,拟订了通往湾东村便道和便桥的抢通方案,为指挥部和抢通施工单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抢通生命救援通道赢得了宝贵时间。
四川省公路设计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书豪(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2000级学生),参与多次地震应急抢险工作。此次担任公路设计院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抢险前线负责人。地震发生后,他快速响应,不到1小时即带领公路设计院应急抢险第二组奔赴震中一线——泸定县磨西镇,迅即争分夺秒全力开展技术抢通工作,助力s434磨西至金光通道24小时之内快速抢通及多个受阻乡村通道的打通;在面对通往海螺沟景区道路严重阻断时,攀越100余米高陡崖,跋涉水流湍急的燕子沟,带队率先挺进海螺沟景区,完成了震中区10km最艰难的x019及景区公路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震中生命线抢通保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章志高、于志兵:开启救援强通施工“加速度”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章志高(重庆交通大学公路工程专业1992级学生)是蜀道集团抗震救灾现场应急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地震发生后,章志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前线靠前指挥,了解道路受损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及时组织协调救援人员3000余人、各类机械设备近800台积极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当中,有力有序按照指挥部要求有效推进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第一时间抢通省道s434金光至磨西段,成功打开进入震中的最短“生命通道”,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下,及时组织抢险力量修建临时码头,将大型机械设备经舟桥运输至登陆点上岸,奔赴大渡河下游28个受灾点,开启救援强通施工“加速度”。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四川交建地震现场应急抢险救援突击队副指挥于志兵(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1994级学生)负责s217泸定段抢险指挥。s217省道泸定段沿大渡河边有4公里的高危路段,抢通难度非常大,于志兵靠前指挥,每日到抢险路段现场踏勘,每日组织召开抢险部署会议,总结统筹应急抢险、综合保障、物资设备、安全保障、技术保障等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天计划,确保抢通工作统筹推进。在于志兵校友的带领下,顺利抢通省道217泸定至得妥道路等道路,为后续该路段的多点抢修作业创造条件,并以码头经舟桥运输大型机械设备等方式,为后续该路段的多点抢修作业创造条件,实现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