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绩效改革 激活职教发展“一池春水”-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是近年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重庆工业职院”)助力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历经25次酝酿、13次研讨、5次分类沟通、3次全校公开征求意见,易稿70余次……重庆工业职院最终集中全校共同意志,形成了以岗位为基础的新一轮绩效工作改革方案,建立起自成体系、多元结构、多重激励、能充分体现岗位绩效的教职工收入分配体系,推动了学校各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个“转变”
破职务聘任“铁饭碗”
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是人才强校的根本,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
为此,重庆工业职院创新人事制度,破除“一评一聘定终身”的旧观念,建立起了“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定岗位”的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
身份管理变岗位管理。学校出台《校聘岗位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冻结”教师原有职务职级身份,根据分类培育差异化发展需要,将校聘岗位横向上分为教学科研岗位、党政管理岗位,纵向上设置教学科研一至十级岗位、党政管理一至六级岗位,采取“身份归零、全员竞聘”的方式确定岗位等级,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尝试“低职高聘”,营造了“谁有本事谁来、谁有能力谁干”的干事创业环境。
学校用人变院系用人。改变以往由学校作为甲方与数千人签订“大同小异”格式化合同的传统做法,重庆工业职院扩大各二级单位用人自主权,按照“按需设岗、竞争择优、合同管理”的原则,由各二级单位自主拟定岗位设置方案、确定岗位结构分布、制定岗位任职条件和考核办法、实施人员竞聘上岗、开展人员岗位考核,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长聘考核变预聘考核。学校各二级单位对所有人员校聘岗位实行年初预聘制,年末根据预聘人员岗位职责履行及规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确定当年最终校聘岗位等级,并将校聘岗位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绩效奖励发放、下年度校聘岗位预聘的重要依据。
如今,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重庆工业职院推进“双高”建设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管理支撑。
“三量”改革
破薪酬分配“大锅饭”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庆工业职院认为,破除“平均”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是破题关键。因而,学校以教师团队和岗位创造的实绩为依据实施绩效工资“三量”改革,建立起以业绩为导向的分配新常态。
优化绩效工资结构盘活“存量”。遵循上级绩效工资改革精神,重庆工业职院重新设计了符合学校特点的绩效薪酬体系,对工资项目进行了梳理与规范,将绩效工资分为岗位绩效工资、考核绩效工资、专项绩效工资、单列绩效工资四大板块,细化岗位绩效由岗位基础工资、岗位业绩工资、工作津贴等项目组成。同时,根据二级单位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年度考核、成果贡献等情况,学校将绩效工资总量切块到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根据自主搞活绩效工资分配,建立与岗位管理相对应的薪酬分配体系,突出业绩贡献,多劳多得,成果越多待遇越高。据统计,一半以上的教职工收入较往年有所增长。
健全多元化分配激励机制做优“增量”。学校制定突出业绩导向,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岗位职责目标相统一的教授、博士骨干人才专项绩效,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薪酬,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元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激励,较为明显地提高了学校骨干人才科教研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骨干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
建立突出贡献奖励机制提高“质量”。学校统筹设立重大贡献绩效,制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项目、管理服务4类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办学成果及重要荣誉奖励清单,给予获得重大奖项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及成员最高可达50万元的办学奖励。
创新的绩效管理体系,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的内在生机活力,以及教师参与“双高”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实现“双高”建设战略发展与教师职业发展探寻到了一条双赢路径。
“三分制”格局
破绩效考评“拦路虎”
如何从根本上激发办学活力?重庆工业职院的做法是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重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改变以往“一把尺子量众身”的做法,破立结合,实施“三分”制让教师“人尽其才”,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分权”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首要条件,建立“教师党支部、院系党总支、学校党委”三级审核制度,提高教师党支部在绩效考核中的话语权强化政治功能,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关口,确保教师政治过硬、师德师风过硬,防止教书与育人“两张皮”。
“分类”突出差异化发展。结合专业实际和业务侧重,学校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技术创新服务型三种类别,并分类建立7套适应岗位需求和体现实际贡献的绩效评价标准,提高教学为主型教师的教学业绩权重至70%、技术创新服务型教师的科研成果权重至70%,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
“积分”凸显高水平成果导向。学校结合“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制定《办学成果量化计分标准》,把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和竞赛、科研及技术推广与服务等8大类别成果纳入量化积分范畴,并大幅度提升标志性、高水平成果分值,让教师由原来的“单选题”改为现在“菜单式”的“多选题”,综合赋分评价教师年度考核的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动真格破除“五唯”。
深化绩效改革是高职院校能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而这套被赋予“工职特色”的绩效工作改革方案,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和完善,已深入实施并深得人心,助推重庆工业职院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