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人小的感动故事】艾万明:栉风沐雨四十载 文体双修育新人-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核心导读:
那一年,我在人和小学上学;
那一年,我在人和小学执教;
那一年,我陪人和小学成长;
那一年……
2022年,人和小学建校一百周年。岁月峥嵘,薪火相传;沧桑砥砺,春华秋实。一百年来,人和小学培育万千学子飞向广袤“天空”,助力无数教育从业者登上人生新台阶,记录下他们无数珍贵的人生印记。
在这新旧一百年交汇之处,让我们穿越浩瀚的时空,回顾那一年的“人小岁月”,聆听他们与人和小学的感动故事!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在人和小学的二十载岁月里,我愿意以个人萤火微光般的特长,点亮每一位人小学子的文体梦想。
二十载从教沉淀
开启人小文体新序章
1959年,我考上了凉山师范。毕业后我选择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山区小学开启了我的教育生涯,一待便是二十个春秋。凉山艰苦的自然环境自是不必多说,但最艰难的还属当地落后的教育条件。当时村子里的学校只有我一个负责人,我既承担着学科老师的责任,还扮演着生活老师,甚至是校长的角色。学校的学生也只有几个人,而这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还分属不同的年级,更加大了我授课的难度。
然而回望起扎根凉山二十余年的岁月,我内心满是感谢。这段日子虽然清苦,但我的教学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1979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我调回了我的家乡重庆继续任教,就此开启了与人和小学故事的序章。
当年的人和小学还位于段家公馆,校园环境与现在比起来可谓是天壤之别。当时我来到这所学校时,教室是土墙垒起来的,运动场、篮球场也是泥土地,一到下雨天完全不能使用。所以当我看到现在人和小学的变化时,由衷地感到欣慰、高兴。
刚调回人和小学的时候,学校交给我一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于是我充分发挥自己在文艺和体育方面的特长,给孩子们编排了许多节目。也许是凉山20年任教经历的沉淀,那里少数民族居多,人们能歌善舞,最爱用歌舞表达自己的情感。受他们的影响,我对音乐、舞蹈的编排也有了许多独到的理解。
记得当时我给学校编排了一支舞蹈——《上学路上》,讲述了一群同学帮助逃学的后进生重回课堂的故事。在这一支舞蹈中,我融入了彝族歌舞元素,服饰也采用了彝族的传统服装,在舞蹈动作中还加入了艺术体操中的前空翻后空翻等动作,难度极大。但令我感动的是,同学们没有因此而退缩,参与热情非常高涨,甚至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到学校苦练基本功。最终,我们在江北县的演出中获得了特等奖。
就这样,我用原创编导的体育舞蹈,吸引到更多的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带领他们为学校获得了许多荣誉那仍是我人生中感到最骄傲的时刻。
二十载退休光阴
延续人小教师风采
在人和小学带领学生在文艺、体育的道路上不停发展的劲头也延伸到了我的退休生活中。从学校退休后,我并没有选择整日在家中静坐,而是走出家门,动起来。
我们这一群退休教师一拍即合,闲暇时聚在一起编排体育舞蹈,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还有效锻炼了身体。渐渐地,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从最初的十来人,逐渐变成几十人,人员组成也从“清一色”的人和小学退休教师扩展到排练场所附近的居民。
因为一支舞蹈,让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变得熟络的感觉实在太奇妙了,它让我知道即使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都可以从“新”开始。谁能想到我们这一群退休老人还能跳起儿童的舞蹈呢?可事实是,我们一起编排的《儿歌联唱》节目获得了高新区比赛第一名。每当看到大家为了一个动作反复推敲,全力展示,往日在人和小学工作、教学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在某种程度上,舞蹈也是我寄托对人和小学情感的载体的吧。每当跳动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在人和小学的土操场上编排舞蹈的日子,投入,沉浸,痴迷……如今我虽已退休二十余载,但只要我舞动一天,我与人和小学的故事便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