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 | | | |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对行星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作了整体的考察和研究, 用数学方法, 使物理学成为能够表述因果性的一个完整体系。
正如牛顿所说,“自然哲学应称之为物理学” 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 并且尽可能地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 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万物皆有因果。徐悲鸿中学的物理老师相信,教与学也存在着严密的“因果”关系。他们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且尽可能地运用它们,带领学生在物理这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让学生在物理中“悟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刚当妈妈的时候,年轻幽默的蒲昌蓉常常自称“老娘”。二十多年过去了,学生、同事也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娘”。
“老娘”身份“尊贵”,作为徐悲鸿中学物理组最年长的“元老”,她还身兼班主任。千万不要轻率地判定“老娘”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师,其实,她跟学生一样,青春活力,豪放热情。 蒲老师说,班主任的性格多少会影响学生,“我不愿我的学生是只会读书的机器,学习和生活分不开,人应该是健康、有温度的。”蒲老师对于调皮的学生有自己的一套,任何乖张的学生到了她手里,都会逐渐“归顺”。
刘新渝(化名)是一个性子特别急的学生。一次刘新渝打篮球导致上课迟到,还仰着头不愿意承认错误。蒲老师便把他喊到教室门口准备聊几句,没想到“急性子”一下就爆发了,握紧一双拳头不停地砸着墙壁。蒲老师看着刘新渝已然受伤的手又气又心疼,并以压过他的声音说道:“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选择伤害自己……”说着,教了20多年书的蒲老师竟然流下了眼泪。
作为物理组教研组长,任慧钦是团队的领头人,青年教师称她为“师父”,学生则喊她“妈妈”。爱看书、喜欢尝试的她始终认为学生跟老师之间是一种平等、相互学习的关系。
已为人母的任老师有两个秘方,其一是教育秘方——让学生有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放开心跟自己交流,自己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其二,是教学秘方——趣味物理制作diy。她的孩子11岁了,在教育过程中,任老师发现孩子喜欢动手的天性。于是,她大胆提出了“趣味物理制作diy”的选修课课程。
在趣味物理制作diy课上,任老师教同学们制作马灯、琥珀、万花筒,在动手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
在用松香制作琥珀标本的时候,有的琥珀做出来不透明,任老师就教大家用酒精洗。为什么酒精能让浑浊的琥珀变透明呢?因为松香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丙酮、苯、二硫化碳、松节油、油类和碱溶液,而酒精的化学名就是乙醇,所以酒精可以将松香块表面的砂眼、毛刺、划痕等等影响透明度的缺陷融化流平,形成光滑透明的表面。
徐悲鸿中学的物理组,上至50岁的老教师,下至20多岁的“小鲜肉”,大都青春活力、幽默风趣。乍一见向坤成,无疑会惊讶这里居然还盛放着一朵“奇葩”,正襟危坐,说话一板一眼,逻辑性极强。然而聊了不到十分钟,我们发现,这位教书有道的严厉“先生”其实也是个风趣幽默的人,而且还会“读心术”。
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向老师深知,考试刚结束的那十几分钟,是每一个考生最渴望知道答案的时候。所以,每一堂考试结束后,向老师都会把试卷收起来再随机发下去。同学们拿着别人的试卷,看着和自己相同或不同的答案,心里像坐过山车一样,惊喜加忐忑。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会三五成群“对答案”,分析着自己的思维,讨论题目的正确解答。为什么我们的答案不一样?我的是正确的!你的思路是怎样的?正确的解法究竟是怎样……顿时,向老师的班级像炸开了锅,好不热闹。
黄鑫老师的开学第一课从不讲课,而是对学生提出三个期许。第一,只要坚持不放弃,成绩便会有所提高;第二,学会寻找规律,进行高效学习;第三,感受物理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美丽。
物理对于许多同学来说是难学的,它是物理,更是“无理”,没有找到规律的人学习物理就像是“雾里看花”,看不真切,就更无法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黄老师跟其他物理老师的做法大相径庭。生活和物理的紧密联系,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有趣的各种实验……这些“招”黄老师不常用,而是惯以物理的美来吸引同学。
如果你以为物理只有冰冷的公式和难懂的规律,那黄老师一定会让你“打脸”。
“统一美是物理结构美的重要标志,在物理中一些表面看来不相同的概念、定理、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黄老师说,中学物理中这种多样性统一美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描述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概念、定理、定律是各种各样的,表面并不相关, 牛顿力学却能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的规律都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又把表象完全不同的电、磁、光的运动统一了起来,所以牛顿力学理论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都具有统一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有区别于其它物体的个性,这种个性往往闪烁着奇异之美。
去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王亚,一位90后老师,无疑是整个物理组最“嫩”的“小鲜肉”了。虽然才来学校一年,但他已经成功“俘获”了其他老师和学生的心。在学生嘴里,他已经从开始的“亚哥”变成了现在的“亚亚”。在同事眼中,他是好学、幽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老师。
物理这门课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老师讲起来沉闷,学生学起来困难。但若经过王老师课堂,你听到的内容或许是这样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洪七公这样上悬崖科学吗?可信吗……”或许是这样的:“唐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原来,王老师是个武侠小说迷,课堂中,他会运用武侠小说中的情景或有趣的生活现象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告诉同学们生活中蕴含物理知识的同时,他又教导同学们,要把物理和生活拆分开来,否则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事情以物理角度来看就显得枯燥无趣了。“我们学习科学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太理性导致无趣。”
今年是蒋龙老师教学的第三年,三年时间,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育思想,他都有着较大的跨越和转变。
蒋老师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加青年教师赛课的情景,“一堂《机械能的概念及动能和势能转化》被我上得‘面目全非’。”回想起初登讲台的经历,蒋老师仍然有点不好意思。那时的自己用年轻老师想当然的方式,无论是语言组织还是时间的分配、把控,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今,蒋老师也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教学法,少教多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教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这个像同学像朋友的哥哥最大的特点就是“话多”。或许是年龄相差不大的缘故,蒋老师善于为学生着想,知道同学们都很辛苦,在观察到大家疲惫或是无精打采的时候,他就会暂时放下课堂,和同学们聊生活琐事、谈天说地,帮助同学们缓解疲劳。“我宁愿花半节课陪他们聊天,也不唱整节课的‘独角戏’。”蒋老师说,自己不求速度,只讲效率,这样的半节课效果却是整节“独角戏”的好多倍。
作为青年老师,邓伟想得最多的就是是怎样才能让课堂更有趣,让学生既学习知识又培养科学素养。如今,他有了得心应手的“三部曲”。
首先,是要让学生爱上老师,“爱屋及乌,孩子们若是喜欢一个老师,那么他的课应该也不会排斥”。所以课下,邓老师会主动和大家玩耍:“八卦”地和女生讨论明星,服饰等潮流,抓住空隙就和男生一起打篮球。甚至在说话方式上,邓老师也充满青春,善于运用各种网络热词。
邓老师的课堂十分活跃有趣,他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变魔术”。让斜坡上的小车不往下滑,而是往上爬;装有水的杯子倒立过来,盖子不会掉,水不会流出来……
邓老师说,这些“魔术”其实都是物理知识。“课前十五分钟是最关键的,后面学生的精力就会逐渐分散。”所以,邓老师在课堂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最后要做的就是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他们的状态调节课堂。
作为一位普通的物理教师,他们的付出让学生铭记,他们的成绩有大家见证。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物体的运动……多年来,他们日复一日,坚定地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方法,革新自己的教育思想,琢磨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他们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不足;他们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来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在这条路上,会遇到不少困惑,也会经历难熬的“瓶颈期”,但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形势,他们都执着地往前行——只为教会更多的学生学会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求科学之真,成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