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进友:以课程改革助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华龙网1月12日12时10分讯(黎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这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日前,重庆十一中校长钟进友在跟随南岸区教委一行作客华龙会客厅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下一步深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重庆十一中认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前提,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是关键,改革评价机制是保证。
钟进友介绍,近年来重庆十一中正是从这三个方面着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立足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明确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学校认为,核心素养包含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素养,三大素养的最终指向是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校的校训是“博文修德、精益求精”,其现代解读是:“博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修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益求精”的最终追求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基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结合对我校百年校训的现代解读,学校提出了培养“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的育人目标。
二是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明确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科学的规划课程体系,解决好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我们在总结我校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全方位的论证,重新规划了学校课程体系,完善了课程结构。学校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结构的角度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精英课程三级:基础课程即为国家规定的课程;拓展课程则以校本课程为主体,包括修德课程、博文课程、健康课程、艺馨课程、启智课程和“大阅读”特色课程,共六大类80余门课程;精英课程包括大学先修课程、学生自治课程、领导力课程、创客课程、学科竞赛课程、高水平艺体人才培养课程共六大类20余门课程。
三是改革评价机制,突出发展导向,明确如何保障的问题。学校打破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课程评价办法,不断探索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估手段的多样化。在评价主体方面,除了学校常规的领导评价、部门评价和专家评价之外,学校课程评价纳入了教研组评价、年级组团队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充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在评价手段方面,学校建立起校本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情诊断系统、教师听评课系统、拓展课程管理及评价系统、学校问卷调查系统等八个校本评价系统,实现了校本评价方式的信息化。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钟进友说:“‘十三五’期间,我们计划在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课程建设和评价机制方面着力,积极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途径与方法等,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的、全面的发展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实现‘书香南岸·幸福教育’愿景的工作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