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⑥蒋益民:“重理工精神”是什么?这位和母校同龄的80岁教授告诉你

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⑥蒋益民:“重理工精神”是什么?这位和母校同龄的80岁教授告诉你-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来源:2020-10-13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余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蒋益民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蒋益民,男,浙江宁波人,生于1940年,1956年初中毕业考入学校,学习工具制造专业,学制3年。1959年毕业后留校工作。

1959.8—1960.9  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教师;

1960.9—1962.9  哈尔滨工业大学九系学习;

1962.9—1965.9  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任教、辅导员;

1965.9—1969.12 重庆工业学院任教、辅导员;

1969.7—1984.12 国营七一仪表厂检验科、支部书记;

1985.1—1992.12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机电系党总支书记;

1993.1—1997.9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电子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1997.9—2000.1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书记;

2000.1—2000.10 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正处级调研员。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铆足干劲、自我加压、敢于争先进位”

主持人:蒋老师,首先请您谈谈在重理工求学期间学校的一些情况。

蒋益民:我是1956年初中毕业考入学校的,当时学校还是中专,我选的工具制造专业,被分到工(15)班,学制3年。1959年,毕业后留校工作。我读书那会,学校很有名。我记得1959年的时候,中央卫生团来重庆市检查卫生工作,市领导首先推荐的就是我们学校。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是全校动员打扫卫生,打扫得非常彻底,甚至把宿舍的床都搬到外面去用水来冲洗。还有食堂顶上有根横梁,我们把横梁上面都抹干净了。最后,中央检查的人一看,高度评价,我们也给学校争了光。

除此之外,我们学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方面都很出色。1959年,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中央在全市系统评选了100个标兵单位,也就是“百面红旗”,当时称100个先进个人或者先进单位,我们就是百面红旗之一。中专里头,也是唯一一个。到了1960年,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我们学校又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当时是张丰富副校长和尧汝芳老师出席的会议。所以整体来说,我读书那个时期,我们学校的发展是很不错的。

蒋益民旧照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高标准严要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主持人:有着兵工血脉的重理工,在六十年代的学生管理上是怎样的?

蒋益民:由于当时学校学生工作这块比较欠缺老师,所以我毕业后也就顺其自然地被安排负责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从学校中专到大专,再到后来复校,我一直都是负责政治工作。退休至今也还在从事党务工作,我是离退休处第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 所以你要是问我有关学校的学生党务工作的开展,我如数家珍。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不管是中专、大专、大学,对学生工作的管理都非常严格。我们学校是一个兵工院校,本来就有半军事化的管理,要求也就比一般学校要高,所以培养学生也是这样。学生全部按部队的要求,进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必须做早操,寝室被子要折方块,天天检查,下课必须排队整齐地唱着歌到食堂,喊解散才吃饭,跟部队完全一样。

我记得为了让我们这些老师的教学管理更加标准和严格,在1964年的时候,学校还把我们送到北京通信29部队,封闭学习了2个月,学习部队如何管理学员,然后拿回来“如法炮制”。在班级编制上,我们也是按照部队编制,把几个班合成一个中队,然后一个中队长加一个指导员进行管理,和学生同吃同住。安排8个人一组,吃住睡都一起,不分学生老师。所以当时在杨家坪周围那一片,都知道这个学校不错。学生不能随便出门,出校门必须要请假,管理很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部队为什么能锻炼人?高要求,严要求,所以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那是真的优秀,在各个工厂的反映都是非常好。

“爱国是青春的底色,让自强成为一种习惯”

主持人:在您工作时期,历经学校“从校到厂”,又“改厂复校”的历程,可否讲讲您在这期间的一些经历?

蒋益民:1969年,学校改工厂,我学的工业化,在检验科担任书记。那个时候是工厂,我主要负责信号枪和双三七高炮的检验工作。我曾几次去到国家靶场去试射双三七高炮,不得不说,效果远超我的想象。双三七高炮具体怎么用呢?比如,我们用一个远程雷达探测到有飞机经过,只要雷达发出信号,高炮的电传动装置就自动控制它的门炮,只要在射程范围内,六门炮同时发动,就可以击落飞机,命中率相当高。

1985年,复校建院后,任务十分繁重,专业成立了系部,一开始学校只有三个系:管理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第一年每个系招一个班,共三个班,称为8641(班),8642(班),8631(班)。机电系和管理系是招的本科班,经管系招的专科班。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担任机电系书记、机电系责任人。

经过1985年的筹建,正式建院与招生的条件日趋成熟。1986年是国家教委批准我院正式建立和首批新生入学的第一年。紧随其后的就是建立党政组织机构,1986年1月,兵器工业部党组和兵器工业部分别下达对院级党政领导同志的正式任职:李振纲任党委书记、胡新山任副书记;李梦九任院长,王立信、景之金、刘兴鼎任副院长。翁志武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党政院级领导成员的确定,为学院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由此,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也正式开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管理之路。

蒋益民手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主持人:蒋老师,您这几十年都在从事学生工作,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母校,或者对当代的青年大学生说的?

蒋益民:我1940年出生,今年正好80岁,与母校同岁。盛世如约,韶光流转,我与母校同生共长,同甘苦,共建设。八秩春秋,岁月更迭,学子不息,唯愿母校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我希望他们能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第一条必须是爱国,不爱国就什么都没有,要为国家作贡献。一个人一生不管有再大的本事,再有能耐,都必须要用到国家中,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力量。另外就是要有奋斗自强的精神,干一件事要干好,干出特色,不要怕吃苦,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

为母校送祝福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 | | | |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 | | | |
  • 站内
站内
分享
2020-10-13 15:15:02 来源: 0 条评论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余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蒋益民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蒋益民,男,浙江宁波人,生于1940年,1956年初中毕业考入学校,学习工具制造专业,学制3年。1959年毕业后留校工作。

1959.8—1960.9  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教师;

1960.9—1962.9  哈尔滨工业大学九系学习;

1962.9—1965.9  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任教、辅导员;

1965.9—1969.12 重庆工业学院任教、辅导员;

1969.7—1984.12 国营七一仪表厂检验科、支部书记;

1985.1—1992.12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机电系党总支书记;

1993.1—1997.9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电子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1997.9—2000.1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书记;

2000.1—2000.10 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正处级调研员。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铆足干劲、自我加压、敢于争先进位”

主持人:蒋老师,首先请您谈谈在重理工求学期间学校的一些情况。

蒋益民:我是1956年初中毕业考入学校的,当时学校还是中专,我选的工具制造专业,被分到工(15)班,学制3年。1959年,毕业后留校工作。我读书那会,学校很有名。我记得1959年的时候,中央卫生团来重庆市检查卫生工作,市领导首先推荐的就是我们学校。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是全校动员打扫卫生,打扫得非常彻底,甚至把宿舍的床都搬到外面去用水来冲洗。还有食堂顶上有根横梁,我们把横梁上面都抹干净了。最后,中央检查的人一看,高度评价,我们也给学校争了光。

除此之外,我们学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方面都很出色。1959年,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中央在全市系统评选了100个标兵单位,也就是“百面红旗”,当时称100个先进个人或者先进单位,我们就是百面红旗之一。中专里头,也是唯一一个。到了1960年,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我们学校又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当时是张丰富副校长和尧汝芳老师出席的会议。所以整体来说,我读书那个时期,我们学校的发展是很不错的。

蒋益民旧照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高标准严要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主持人:有着兵工血脉的重理工,在六十年代的学生管理上是怎样的?

蒋益民:由于当时学校学生工作这块比较欠缺老师,所以我毕业后也就顺其自然地被安排负责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从学校中专到大专,再到后来复校,我一直都是负责政治工作。退休至今也还在从事党务工作,我是离退休处第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 所以你要是问我有关学校的学生党务工作的开展,我如数家珍。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不管是中专、大专、大学,对学生工作的管理都非常严格。我们学校是一个兵工院校,本来就有半军事化的管理,要求也就比一般学校要高,所以培养学生也是这样。学生全部按部队的要求,进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必须做早操,寝室被子要折方块,天天检查,下课必须排队整齐地唱着歌到食堂,喊解散才吃饭,跟部队完全一样。

我记得为了让我们这些老师的教学管理更加标准和严格,在1964年的时候,学校还把我们送到北京通信29部队,封闭学习了2个月,学习部队如何管理学员,然后拿回来“如法炮制”。在班级编制上,我们也是按照部队编制,把几个班合成一个中队,然后一个中队长加一个指导员进行管理,和学生同吃同住。安排8个人一组,吃住睡都一起,不分学生老师。所以当时在杨家坪周围那一片,都知道这个学校不错。学生不能随便出门,出校门必须要请假,管理很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部队为什么能锻炼人?高要求,严要求,所以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那是真的优秀,在各个工厂的反映都是非常好。

“爱国是青春的底色,让自强成为一种习惯”

主持人:在您工作时期,历经学校“从校到厂”,又“改厂复校”的历程,可否讲讲您在这期间的一些经历?

蒋益民:1969年,学校改工厂,我学的工业化,在检验科担任书记。那个时候是工厂,我主要负责信号枪和双三七高炮的检验工作。我曾几次去到国家靶场去试射双三七高炮,不得不说,效果远超我的想象。双三七高炮具体怎么用呢?比如,我们用一个远程雷达探测到有飞机经过,只要雷达发出信号,高炮的电传动装置就自动控制它的门炮,只要在射程范围内,六门炮同时发动,就可以击落飞机,命中率相当高。

1985年,复校建院后,任务十分繁重,专业成立了系部,一开始学校只有三个系:管理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第一年每个系招一个班,共三个班,称为8641(班),8642(班),8631(班)。机电系和管理系是招的本科班,经管系招的专科班。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担任机电系书记、机电系责任人。

经过1985年的筹建,正式建院与招生的条件日趋成熟。1986年是国家教委批准我院正式建立和首批新生入学的第一年。紧随其后的就是建立党政组织机构,1986年1月,兵器工业部党组和兵器工业部分别下达对院级党政领导同志的正式任职:李振纲任党委书记、胡新山任副书记;李梦九任院长,王立信、景之金、刘兴鼎任副院长。翁志武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党政院级领导成员的确定,为学院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由此,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也正式开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管理之路。

蒋益民手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主持人:蒋老师,您这几十年都在从事学生工作,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母校,或者对当代的青年大学生说的?

蒋益民:我1940年出生,今年正好80岁,与母校同岁。盛世如约,韶光流转,我与母校同生共长,同甘苦,共建设。八秩春秋,岁月更迭,学子不息,唯愿母校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我希望他们能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第一条必须是爱国,不爱国就什么都没有,要为国家作贡献。一个人一生不管有再大的本事,再有能耐,都必须要用到国家中,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力量。另外就是要有奋斗自强的精神,干一件事要干好,干出特色,不要怕吃苦,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

为母校送祝福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分享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健康映像·名医在线
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版权声明:
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