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六个教师节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将非遗文化“搬”上教育舞台

第三十六个教师节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将非遗文化“搬”上教育舞台-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来源:2020-09-1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2日5时34分讯(赵桂凯)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是该区积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的亮点,近年来取得多项骄人成绩。11日上午,借教师节大会之际,重庆市非遗项目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兰工作室正式落户该校,实现了非遗劳动教育课程的又一扩充与突破。

活动现场 赵桂凯 摄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校长朱义讲话 赵桂凯 摄

初心与实践: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作为一所集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的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和青少年亲历实践、探索科学、动手动脑、创新创造的综合性实践基地,渝中区劳技基地实现了劳动教育由“形”向“实”的转化。

而“转化”的关键,则在于教师。

会上,渝中区劳技基地书记郑殷知令宣读了2019-2020学年渝中区、校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决定,鼓励全体教师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渝中区劳技基地校长朱义介绍,近一年,学校先后获评市知识产权局、市教委、团市委、市科协等多个部门奖励,在国家级、市区级等重大课题、项目中也均实现突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科教研质量得以稳步提升。他希望全校教职工继续落实劳动教育新要求,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基础上开发新课程,努力践行基地特色与内涵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在讲话中,朱义着重点明“开发新课程”,而在今天的大会上,重庆市非遗项目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兰工作室的落地,为该校的劳动教育增添了新的特色元素。

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基地书记郑殷知令宣布教师节表彰决定 赵桂凯 摄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朱义校长、郑殷知令书记为李兴兰工作室授牌 渝中区劳技基地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非遗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兰发表感言 赵桂凯 摄

创新与突破:让劳动教育“遍地开花”

此次大会的重头戏,便是渝中区劳技基地将重庆市非遗项目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正式引入学校,搬上了教育舞台。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活动,踢毽子在中国获得了很长的生命力,历经千年而不衰。手工羽毛毽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其历史的传承中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渝中区劳技基地整合“劳动教育 手工非遗”资源,共建李兴兰工作室,打造独具魅力的非遗劳动教育课程,从劳动观念、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习惯培养、劳动实践等方面入手,将巴渝工匠精神植入课堂。

拜师仪式 赵桂凯 摄

徒弟代表杨骏老师表态 赵桂凯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破“人走技失”的困局,渝中区劳技基地杨骏、刘佳两位老师现场拜非遗传承人李兴兰为师,力求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收到两名新徒弟,李兴兰喜不自胜,她表示将始终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好言传身教,让手工羽毛毽的传统技艺在学校实现普及与发展。同时,“徒弟”杨骏也表态将虚心向师傅求教,认真学习相关技艺,推动工作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渝中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孟亚梅讲话 赵桂凯 摄

渝中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孟亚梅、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利君等领导也对工作室的落地表示祝贺。她们希望能借助此次机会,通过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据了解,工作室成立后,李兴兰将亲自担任初二年级手工羽毛毽课程教师,在羽毛毽的构思、设计、制作、踢毽等多方面对徒弟和学生予以指导,实现课程的顺利衔接与落实。

| | | | |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 | | | |
  • 站内
站内
分享
2020-09-14 10:13:19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2日5时34分讯(赵桂凯)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是该区积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的亮点,近年来取得多项骄人成绩。11日上午,借教师节大会之际,重庆市非遗项目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兰工作室正式落户该校,实现了非遗劳动教育课程的又一扩充与突破。

活动现场 赵桂凯 摄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校长朱义讲话 赵桂凯 摄

初心与实践: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作为一所集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的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和青少年亲历实践、探索科学、动手动脑、创新创造的综合性实践基地,渝中区劳技基地实现了劳动教育由“形”向“实”的转化。

而“转化”的关键,则在于教师。

会上,渝中区劳技基地书记郑殷知令宣读了2019-2020学年渝中区、校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决定,鼓励全体教师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渝中区劳技基地校长朱义介绍,近一年,学校先后获评市知识产权局、市教委、团市委、市科协等多个部门奖励,在国家级、市区级等重大课题、项目中也均实现突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科教研质量得以稳步提升。他希望全校教职工继续落实劳动教育新要求,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基础上开发新课程,努力践行基地特色与内涵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在讲话中,朱义着重点明“开发新课程”,而在今天的大会上,重庆市非遗项目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兰工作室的落地,为该校的劳动教育增添了新的特色元素。

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基地书记郑殷知令宣布教师节表彰决定 赵桂凯 摄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朱义校长、郑殷知令书记为李兴兰工作室授牌 渝中区劳技基地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非遗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兰发表感言 赵桂凯 摄

创新与突破:让劳动教育“遍地开花”

此次大会的重头戏,便是渝中区劳技基地将重庆市非遗项目手工羽毛毽传统制作技艺正式引入学校,搬上了教育舞台。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体育活动,踢毽子在中国获得了很长的生命力,历经千年而不衰。手工羽毛毽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其历史的传承中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渝中区劳技基地整合“劳动教育 手工非遗”资源,共建李兴兰工作室,打造独具魅力的非遗劳动教育课程,从劳动观念、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习惯培养、劳动实践等方面入手,将巴渝工匠精神植入课堂。

拜师仪式 赵桂凯 摄

徒弟代表杨骏老师表态 赵桂凯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破“人走技失”的困局,渝中区劳技基地杨骏、刘佳两位老师现场拜非遗传承人李兴兰为师,力求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收到两名新徒弟,李兴兰喜不自胜,她表示将始终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好言传身教,让手工羽毛毽的传统技艺在学校实现普及与发展。同时,“徒弟”杨骏也表态将虚心向师傅求教,认真学习相关技艺,推动工作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渝中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孟亚梅讲话 赵桂凯 摄

渝中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孟亚梅、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利君等领导也对工作室的落地表示祝贺。她们希望能借助此次机会,通过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据了解,工作室成立后,李兴兰将亲自担任初二年级手工羽毛毽课程教师,在羽毛毽的构思、设计、制作、踢毽等多方面对徒弟和学生予以指导,实现课程的顺利衔接与落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分享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健康映像·名医在线
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版权声明:
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凯发注册手机版官网的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