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⑭李梦九:复校建院亲历者、见证者、探路者 用奋斗定义我们的时光-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李梦久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李梦九,男,生于1941年,河南省项城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研究院级高级工程师。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1963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后留校工作。
1971.7-1986.3 兵器部204厂技术员、工程师、车间副主任、厂长;
1986.1-1993.3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首任院长;
1993年 兵器部西南兵工局副局长;
2003年 退休。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复校建院后担任第一任院长”
主持人:李院长您好,您是重庆理工大学复校建院之后的第一任院长,能否回忆一下当时复校建院的过程?
李梦九: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兵器部决定把学校从5077工厂改回学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都需要管理人才。为此,复院后,重庆工业学院改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除开原有专业外,还新增管理类专业,如管理工程,会计、统计、档案管理、劳动经济等五个专业,这些专业涵盖了当时企业管理层的需求。
而我这个院长是怎么上任的?说来话长。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时期的校门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1986年初,兵器部在北京召开企事业领导干部会,作为204厂厂长,我和书记两人参会,拿着介绍信,赶到西山宾馆报到,当时会议管理人员对我说,你另有任用,不在这报到。听闻消息后,我也一头雾水,只有去另外一个地方报到。到后,才发现是兵器部企事业领导干部会院校组报到处,在接收会议文件、代表卡等资料时,才发现,代表卡写的是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院长,我就是这么来的。
主持人:当时是不是感觉很突然?
李梦九:是很突然,但也没时间细问。报到第二天,紧接着是大会召开。当天下午,干部司司长和我谈话,他说:“梦九,党组研究决定,调任你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院长。”当时一听是党组决定,那就没有任何所谓的回旋余地,因为我是党员。
最开始,我也提了些我的想法,认为不适合这个院长职务,毕竟我在204工厂工作了15年,从技术员、工程师、车间副主任,一直干到厂长,突然转换到教学岗,内心多少有点不舍。
他说:“梦九,你别说那么多,你的档案我们都看过,你在学校工作过,有困难找组织。”
说实话,我是1959年上大学,1963年大学毕业,毕业以后就留在学校工作,1963-1971年在学校里当助教。
一个礼拜后,我和书记返回重庆,刚刚下火车,西南兵工局干部处负责接待的同志就说:“梦九同志,你不能回工厂去,你要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去报到。”就这样,把我拉到了杨家坪校区。
随后,西南兵工局干部处宣布院长任命决定,之后的一周开始忙碌起来:见新同事、了解学校情况等。因为厂长还没有免职,兵器部企事业领导干部会精神需要传达,工厂的年度计划需要布置,所以,我又赶回工厂。
因为处于交接时期,学校、工厂都需要“照顾”,不得不两头跑。
当初学校面临着两大拦路虎:经费和基础设施,这是最头疼的事情,不过在各方的努力下,压力也逐渐化解。另外在教育教学层面,由副院长王立信在统筹管理,加上各系主任能力较强,所以在复建教学系统过程中,还是比较正常。
青年时期李梦久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第一届学生只有150人”
主持人:当时在复校建院过程当中,由工厂改为学校,当时面临的一些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呢?
李梦九: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生存。比如说学科建设,除了管理专业,还有很多专业,要立得住脚,还能够发展下去。还好,兵器部很支持我们。我们建汽车专业的时候,兵工局还从资金、人才等层面给予大力支持。虽然挑战很多,但机遇也很多。
主持人:第一届学生150人入学,当时领导班子看到学生面孔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冲击?
李梦九:当然有冲击。大家本身都是学生出身,对学生的到来既陌生,也很亲切。当时学生比较少,我们就主动和学生在一起,参加他们的活动。除了教学活动外,像文体活动,我跟兴鼎喜欢打篮球,每天学生活动的时间,我们两个都在球场。时间长了,学生什么话都跟你说,会把他的所思所想告诉你。
当时我们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可以说在我们这一届班子里面,跟学生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当时学生处处长张威,后来是咱们的副书记,当时她每天每夜地和学生“混”在一起。包括工作人员也是一样,跟学生都融入一体。
“领导班子要倾听群众的呼声”
主持人:您能不能分享一下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如何保持学校发展定力?
李梦九:作为一个单位,如果班子团结,思想一致,步调一致,那么在中层这一级,他就会按照你的意愿去执行。只有班子互相信任,开诚布公,做任何事情都很快达到目标。当时,我们班子确实是做到了这一点,大家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大家互相信任、相互支持。
同时,作为干部,必须要倾听群体群众的呼声,然后再检讨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总体来讲,这么多年,比如我工作重点放在后勤工作上去,组织上就获得了物质保证,促进了学校发展。总体来说,要根据每个时期的发展重点去考虑工作安排。
主持人:学校今年建校80周年,在特殊的时刻,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学校说一说?
李梦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我们的教员、职工们能够像春风细雨一样润物无声,让我们的学子们像灿烂的花朵,绽放在理工大学的校园。希望我们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借此机会,向曾经和我一起共事的这些老同事们道一声珍重,他们对我的期望、支持和帮助,也在我人生当中留下了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谢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