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友口述实录⑫唐情林:师生情谊浓 心里有梦岂畏远 不用扬鞭自奋蹄-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核心导读:
教育,是这个时代的良心;母校,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原乡。
今年深秋,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纪念日。为此,重庆理工大学开启《士继之魂 理工之光——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口述实录》视频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近40位老校友的口述,分享其在重庆理工大学工作、学习、奋斗、生活的真实再现。
这群校友的故事温暖、感人、励志、朴实,生动诠释了建校至今,重庆理工大学几代教育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坚守与情怀。
这是一段不平凡的变迁之旅,更是一段感人的奋进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校友口述,共同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共同纪念那段一起走过的时光,共同追忆在“重理工”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和事……
校友唐情林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人物档案:唐情林,男,生于1942年1月,四川富顺人,学校专科时期在读学生,后留校工作,相继担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区长、四川省重庆市副市长、重庆市人大副主任。
1964.8—1964.11 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毕业后留校任团委干事;
1964.11—1965.12 四川巴县社教工作团任组长;
1965.12—1969.7 重庆工业学院团委干事;
1969.7—1984.1 国营七一仪表厂宣传科、组织科干事、五车间党支部书记、厂政治部副主任、厂工会主席;
1984.1—1990.10 九龙坡区委副书记、区长(其间:1989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0.10—1991.4 四川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
1991.4—1997.7 四川省重庆市副市长、市委党组成员;
1997.8—2000.1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
2000.1—2007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7年退休。
访谈现场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校园书声、歌声、笑声终生难忘”
主持人:唐主任您好,您是1960年进学校读书,毕业后在学校工作、生活了24年,能否回忆一下当年您在学校时的一些情况?
唐情林:今年是重庆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作为老校友,向我的母校表示热烈的祝贺。80年的风雨历程,薪火相传,学校在办学治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24年,学校见证了我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的人生演变,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印记。
校园时代的点滴感受,给我们这代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回首过往曾经,更觉得要珍惜当下。在学校读书时,校园不仅有朗朗读书声,还有笑声和歌声,声声入耳。特别是那个年代,从教室传出朗朗书声,就会让人心情大好,感到充实,从那些书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那个时代青春年少,简单而纯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情感上的喜怒哀乐,师生用音乐来表达,用歌声来抒发。歌声最能表达学生个性爱好和精神世界。从歌声里我们可以听到青春的心跳,生命的音律。而笑声,更能展示校园师生和谐的氛围,因为师生的笑声是内心幸福快乐的自然流露。虽然生活清贫,但大家精神很好,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是终生难忘。
主持人:通过您的讲述,学校整个氛围比较融洽,也说明学校思政工作做得比较扎实,那么,当年学校的思政工作是怎么开展的?
唐情林:思政工作必须有平台、有力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机制比较完备。学校成立了学生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后勤党支部,党支部作为战斗堡垒把学校决策和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完整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共青团、学生会团结在一起,共同做好“大思政”工作。
举个例子,读书的时候,我是校学生会主席。当时学生会在党支部、团委的领导下,在政治指导员的带领下,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家里面有什么困难,身体上有什么不适,学习上有什么问题,都是无话不讲。
学校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有名师,当时学校教师团队很强大,比如秦效侃老师写得一手好字,特别精通古文;刘洵老师、陈天佐老师这两位既是教学骨干,又是校长的得力助手;数学老师刘浩声、赖明德;无线电方面教师旋元东、杨启贤、吴大勋等,都是以身作则的表率,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学校重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我们是工科学校,学生毕业后,就是要到工厂、工地,服务国家建设,这就需要学生不仅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动手能力。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也十分过硬,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都很完备,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书本知识,也让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受欢迎,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以心换心,师生情谊浓”
主持人:唐主任能不能跟我们聊一聊,您在校时的学习情况,以及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
唐情林:我是在农村长大,家庭比较贫穷,最大的特点是能吃苦。很自豪地说,我是一名优秀学生,不仅认真学习,还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课余时间,我带领学生会干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一些体育文娱活动。我本人也是体育积极分子,是排球队和篮球队的成员。所以我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我也经常感觉挺苦。但是老师不管你是不是学生干部,他的要求是什么?学习任务必须完成,作业必须完成。对学生干部,老师的要求就会更高。这段忙碌但充实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磨砺,对我综合素质成长具有很大作用。1964年毕业答辩,我第一个答辩并顺利通过。
我们的老师都是一丝不苟的,比如课堂上要是差一个人,这个人当天就得去找老师,把课程内容补起来。上晚自习时老师们也是要到教室来的,我们有什么不会的可以马上问,老师随时进行辅导。整个校园师生关系融洽,虽然管理严格,但老师们都是用心、用情,真心实意对待学生,这段以心换心的美好经历成为一种积淀,滋润到学生内心。
“心里有梦岂畏远,不用扬鞭自奋蹄”
主持人:24年来,在重庆理工大学学习、工作,您有哪些体会与感悟?
唐情林:我深切的感受就是,在一个地方生活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环境,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生活环境,还有居住环境。
我尤其感到我们学校的政治环境很好,学校历届领导勤勤恳恳,平易近人,对师生平等相待。对于学生,他们的理念就是:培养接班人,从学生当中培养骨干。校领导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体育锻炼。生活在这个地方,会让人始终觉得,自己不好好工作不行,你得奋发努力,所以不用扬鞭自奋蹄,就积极地、努力地工作。
我们中层干部,个个都像亲兄弟一样,我们认为,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所以大家相处很和谐。所以,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就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把人的积极性调动到最大程度,聪明才智也可以发挥到最大程度。
我是1984年调到九龙坡区工作的,由学校的一个工会主席到九龙坡当区长,说实话这个跨度是很大的,我诚惶诚恐。当时学校的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帮助,他们就是我的大后方,我的坚强后盾,所以到新岗位后的工作开展得还比较顺利。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在这24年当中,学校经历过不少艰难。比如自然灾害时期,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吃不饱肚子。学生们饿着肚子上课,老师也是饿着肚子上课,但是大家的精神不倒,仍然坚持学,拼命学,把学业完成好,把工作完成好。这是一个能感召人激励人的地方。
第三就是学校的自然环境,原来老校区只有300多亩,但是环境建设得很优美,生活在这个地方,你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我在学校学习工作的这20多年受益良多,学校给我打下了各方面坚实的基础,对我的人生确实是最重要的一段经历。非常感谢老师们、领导们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支持。
唐情林手书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主持人:今年是学校80周年校庆,您对学校有没有什么祝福的话想说一说?
唐情林:我想致以母校的祝愿:第一是求实。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更要唯真。第二要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全方位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